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中国农业品牌化的重要模式,也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。2020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、知识产权局分别牵头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;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:要加大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,促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如今,“产业扶贫”为农产品公用品牌奠定了基础,先行区实践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积累了经验,消费升级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长提供了空间。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,建立在产业提升的基础上,也产生了推广、防伪、培优的多样化需求,以期最终实现全产业发展,农民增收,区域共富。
面向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方,通过品牌核心能力提升、品牌推广、品牌营销,结合数字化手段实现品牌监管与品牌保护,达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最终目标。
准确识别农产品真伪,防止假冒伪劣混淆,构建放心消费环境,提振消费者信心;
通过技术+管理双重加持,实现农产品标准化,构建产业提升与品牌升级的良性循环;
打造品牌形象,做到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味塑造,最终实现品牌与产业价值提升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品牌无产业而不立,方案以“管理+服务”数字赋能品牌及产业高质量发展,并支撑其最终走上自我发展/积累/约束/调节的现代管理模式和产业运行系统的良性发展轨道。
1.数智品牌决策中心:全局智慧多方联动、模型积累智能研判、大数据分析决策、关键领域监测预警、实时全状态监测。
2.数智品牌管理平台:高质量产业发展是品牌强农战略执行的基础,通过技术+管理双重加持,实现农产品标准化,构建产业提升与品牌升级的良性循环。
3.数智品牌服务平台: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产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。激励协会/组织成员按品牌标准落地,统一品牌服务,品牌服务平台将作为需求发布和服务对接的平台。
4.数据体系:围绕区域品牌构建统一数据库,汇聚产业、供应链、品牌各类资源数据,推动业务互联互通,利用数据价值反哺品牌及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西湖龙井:“数字赋能”西湖龙井品牌增值,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、产品特色化、身份标识化、全程数字化。通过精准测算核心产地范围,从源头把控产地产量,摸清产业家底。实时监测农户和企业间的交易过程、标识申领及退还过程,通过品牌防伪标识,提高消费者信赖度,提升品牌溢价能力,促进品牌增收。
成效: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预警信息和实时的购销监测,使原先侵权案件呈野蛮式增长的状态得到有效下降。西湖龙井茶产量稳定,产值得到大幅提升。2022年系统启用后,两区茶农茶叶收入年均增加15%以上。茶企收购量与茶农自销量比值小于1:1.36,西湖龙井茶经营向规模茶企集中向好局面进一步巩固。
荣誉:获评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,2023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地理标志富农最佳实践案例,2022年入选浙江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第一批“优秀应用”、浙江数字乡村“金翼奖” 十佳应用、浙江省软件行业十佳项目,2020年获得浙江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。
新会陈皮: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是按照“道地生产数据化、溯源监管智慧化、品牌保护系统化”的总体定位,建成了“一图、一库、一网、两微、一平台”的功能平台。结合新会陈皮“新会种,新会种,新会陈”的道地属性要素,构建对新会柑种植和新会陈皮生产、仓储、流通的全过程溯源管理。
成效: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(中药材)品牌声誉,新会陈皮以87.59,全国第3位,2023年品牌声誉896.1,全国第7位;2022、2023年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连续第一;2022年新会陈皮全产业产值190亿元,2023年新会陈皮全产业产值230亿元;
常山油茶产业大脑:以数字化为抓手,建设常山油茶产业大脑,遵循数据集约化原则,完善数据的应用和交换,实现油茶流转、种植、补贴、采收、加工、销售过程数字化,打造常山山茶油的区域公用品牌标识、建立空天地遥感油茶长势监测、有效分析油茶市场,提供油茶林技服务、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的一体化综合服务。
成效:实现对种植环节的精细管理和监控,优化种植管理,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。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,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指导,帮助合理配置资源。项目落成后,通过延长产业链条,开拓群众增收途径,全产业链总值达10亿元。带动近5万名农民实现增收致富。
荣誉:常山油茶产业大脑数字化系统获得“华彩杯”算力应用创新大赛区域赛东区二等奖,获评浙江省2023年度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,并在2024年衢州市“数据要素X”案例PK赛中获得三等奖。